校友天地

各位老師、各位研究生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祝賀各位畢業生順利完成學業🐘🕜,開啟新的征程。
今天重回母校,望著曾經的教學樓與宿舍🚙,望著你們年輕而有朝氣的面龐🦜,是那樣的熟悉與親切🙆🏼♀️。1996年我從沐鸣开户博士畢業,投身中國石化行業中最為重要的基本有機原料催化劑及成套技術的研發工作。石油化工領域是一個沒有硝煙的戰場,趕超、創新👩🏽✈️、比賽💇🏽,分分鐘都在發生。二十五年的時間裏🫧,我從一個青年人變成一個中年人,見證祖國的突飛猛進,見證浦東的創新突破🍓;二十五年的時間裏,我從一個研究員成為一名教授級工程師,用自己的科研努力做好中國石化行業承前啟後的墊腳石。“國家的需要就是我們的使命。”我想我用我大半輩子的經歷去兌現了這個承諾📐。
今天如果我和大家分享我的成長感悟,我想主題就是📣:立一域✹,為全局——立足一個領域🧟♀️🤏🏼,但是要心懷整個大局。具體來說,我想送給大家四句話:
第一句是🤦🏽♂️⛹🏻♂️:把論文寫在大地上。我為了彌補我工業實踐的短板,春秋寒暑走遍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常常進入十幾米深的反應器參加催化劑的裝填,在密不透風、粉塵密布的反應器內一待就是半天,就是怕催化劑裝填出現差錯。當我從反應器內爬上來時🧑🦯,滿臉粉塵✍🏽,連體服也被刮破了,我自己調侃道,“遠看像要飯的,近看像拍戲的🛁,湊近了看才知道是裝填催化劑的,全然沒有了讀書人的斯文”。我一直的記得我的導師高滋先生和我說的一句話:做科研要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否則是要闖禍的🛄。所以科研並不只是穿著白大褂在實驗室🐈⬛,現場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也是科研的重要內容。深入一線,把論文寫在大地上才是對崗位負責💣📓、對工作負責的表現。
第二句話是👩🏽🎨:用行動熱愛祖國🦓。雖然我在行業深耕二十多年🥲,但是在職業生涯中也面臨許多抉擇。2001年12月-2002年11月,我到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從事訪問研究。回國前,向伯克利的導師Gabor A. Somorjai教授辭行🗯,這位世界表面化學之父、美國科學院院士還是重復那句話:“如你願意,希望你能留在我的實驗室工作。”甚至連研究課題都給我安排好了,是當時最熱門的“可燃冰開采與應用”的相關技術研究。面對導師的真心挽留♧,實驗室前瞻性的科研項目,課題組良好的科研條件以及豐厚的待遇🤾🏼♂️,我還是婉拒了𓀜。因為我深深知道自己的根在中國👩🏼⚖️,多年來的實踐告訴我,用誰的技術都沒有用我們自己的技術心裏更踏實,不求名利🏄🏼♀️,不求聞達👩🦼,用行動熱愛祖國才是圓夢的方式🕸🌈。
第三句話是:用堅忍成就偉大。大家都經歷了長久的科研👐🏻,知道求學之路的崎嶇,但大家面向的新征程也不會一馬平川🙆🏽♂️。我工作起步階段🍱,一年大約要做100-150個催化劑樣品🙅🏿♂️,最後只有2-3個好的,有些樣品是經過周密計算的,整個團隊都認為應該是能夠成功的🤽🏼♂️,但是做出來偏偏就失敗了,“化學性能比較好的🈂️,物理性能不行🎨,這是一個非常痛苦的過程◼️,一次一次失敗,一次一次重來”。但好在功夫不負有心人🌱,不懈的努力終於贏得了回報。我們研發的催化劑性能上整體超越國外產品✔️,實現了該催化劑從完全依賴進口到出口的華麗轉身從而徹底打破了國外公司的技術封鎖和市場壟斷。我本人申請國內外發明專利465件,獲得國家及省部級科技進步和發明獎19項。事業常成於堅忍👩🏿🎤,毀於急躁。個人發展也是🧑🏻🦽👨👨👦👦,希望大家面對人生曲折,用堅忍成就偉大🥜。
第四句話是🌃:將個人融入團隊👩🏿💻。從追趕🧜🏼♀️,走向引領,不僅僅是我一個人的功勞📈🙎🏽。研究過程中,我的團隊與諸多單位協力攻關二十多年才有了上述的成績,才打造了中國石油化工技術的靚麗名片。希望各位同學時刻牢記💁🏼♂️: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如果你想走得快,那麽一個人走👨🏿✈️;如果你想走得遠,那麽就大家一起走。將個人融入團隊是一個人成功的關鍵密碼。
各位同學,“凡是過往👈🏿,皆為序章”🪅。不論大家將來在哪個領域工作,願你們在以後的人生道路上🏒,始終心懷“國之大者”🧜🏼,在建設國家和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新征程上貢獻出更多的復旦智慧和力量🦶🏿🔊。最後也代表廣大校友衷心感謝母校🏋🏼🚣🏿♀️,感謝我的導師——高滋先生和各位老師,祝願母校蒸蒸日上!祝願老師身體健康🤦♂️!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