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天地

2020年12月10日,由DeepTech深科技與《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共同評選的第四屆中國區“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榜單在全球青年科技領袖峰會上公布,其中有3位沐鸣平台校友進入榜單🧑🏻💻,分別是:2004級沐鸣开户本科校友劉翀,2005級沐鸣开户本科校友劉翀,2012級先進材料實驗室無機化學專業博士校友唐靜。(以下排名不分先後)
劉 翀
2004級沐鸣开户本科校友
獲獎年齡🎱:34 歲
職位🖤: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化學與生物沐鸣开户助理教授
獲獎理由:開發了人工光合作用中的生物無機混合體系。
獲獎人開發的生物無機混合體系可以利用太陽能來合成生物有機肥料🤵🏿♂️。這是一種人工光合作用中的生物無機混合體系,基於材料學和生物學的協同作用。其設計出一種模仿植物功能的裝置,可以收集太陽能來產生電流,隨後電流將水分解為氧氣和氫氣👨🏽🦳,水中的細菌再將氫氣和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和氮氣轉化為生物肥料或燃料。
他希望未來應用場景是在每個人的家裏⛪️,可以實現足不出戶就合成出人們所需要的復雜化合物👨👩👦👦,比如肥料、燃料以及藥物分子🧔🏼♀️👢。
從研究生時期的工作開始,他的工作讓我們認識到🥻,有效的組裝結合無機材料和生物催化劑,可以實現比自然界光合作用更加有效率的利用太陽光合成化工產品。這個開創性的工作使我們對於實現可持續性的發展化工工業,多了一種可能的手段。這將長久地助益我們實現綠色環保的社會。
獲獎人 2008年本科畢業於沐鸣开户,2013 年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獲得化學博士學位,隨後曾作為博士後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和哈佛大學開展研究👨👩👧👧🕵🏽♀️。
劉 翀
2005級沐鸣开户本科校友
獲獎年齡🫶🏻:33 歲
職位👨👧👦:芝加哥大學 Pritzker 分子工程學院助理教
授獲獎理由:開發新的電化學方法🐄,從海水直接提取鈾和鋰,為以新能源為驅動力的可持續資源開發提供創新解決方案👈🏿。
鈾和鋰是核能與電能儲存的重要原料🤾🏿,它們雖然在海水中廣泛存在🧖🏼,卻濃度很低,因此目前依舊以礦石開采作為主要獲取方式👃🏽🦑。
海水中低濃度元素的提取需要新材料以及新的分離技術👩🏿🔧。獲獎人分別開發了新的電化學方法從海水中提取鈾和鋰😏。半波整流交流電化學方法可以直接將鈾以固態形式從海水中提取,並有效減少了副反應,提取鈾的容量比傳統吸附高 9 倍🕵️♀️,動力學速度快 4 倍;脈沖電化學插層法抑製了與化學上相似的鈉離子的競爭,提高了電極對鋰離子的選擇性以及穩定性。
她還開發了一種新方法,利用新型二維材料硫化鉬實現可見光催化快速飲用水殺菌♓️。與其他基於光的凈化方案不同,這一方法可以在可見光而非紫外線下工作🕵🏿♂️,並能在 20 分鐘內能夠實現 99.999% 的滅菌效果。
獲獎人於 2015 年在斯坦福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在隨後的 2015 年至 2018 年間作為博士後留校開展研究。
唐 靜
2012級先進材料實驗室無機化學專業博士校友
獲獎年齡👨✈️:35 歲
職位:斯坦福大學研究員
獲獎理由💴:通過研發新一代可植入性人工視網膜,幫助視覺恢復🍝,實現了納米線陣列恢復盲小鼠視覺👩🏿🚀,為患有黃斑變性等疾病患者的治療帶來新的可能性。
獲獎人研發了經金納米顆粒修飾的二氧化鈦納米線陣列的人工光感受器,證明了納米材料的眼底植入技術在臨床上可行🏋🏻,同時,在空間維度上,獲獎人研發的新材料能達到的分辨率優於 100 微米🙆,其對光的敏感度和空間分辨率均接近正常小鼠。
獲獎人利用交叉學科研究,采用氧化鈦納米線陣列來嘗試治療視網膜退行性疾病,經過改造後🛎,該材料的感受靈敏度提高了至少一個數量級,並讓失明小鼠的視網膜中所存留的神經節細胞恢復對綠色、藍色和近紫外光的反應;瞳孔光反射也有改善𓀃;這些結果表明盲小鼠的視覺已恢復。
獲獎人於 2016 年在沐鸣平台獲得博士學位,同年博士後獲聘於麻省理工學院化工系 /Koch 癌症綜合研究院👨🏻🎓、哈佛大學醫學院(HMS)👨👩👧。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35 歲以下科技創新 35 人(Innovators Under 35
自 1999 年起,《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每年都會在世界範圍內評選 35 歲以下的科技創新領軍人物,如今🧑🦰,涵蓋範圍已包括人工智能、生物醫療、生命科學、區塊鏈、新能源🧏🏼♂️🏹、新材料、自動駕駛等新興技術領域。這份世界權威性榜單旨在尋找從事創新科技研發、科技應用以及商業發展的青年人才。
2016 年正式落地中國,2017年起,“35 歲以下科技創新 35 人” (Innovators Under 35)中國榜單正式發布🚴🏼♀️!《評論》持續關註和發掘中國科技發展中不斷崛起的新興力量。從實驗室裏最新的技術研發成果😶🌫️,到各前沿領域的科技創業者們所取得的裏程碑式進展🧑🏻🦳,青年科技人才是其中至關重要的一環🙂↕️。目的是要讓更多正在默默耕耘卻值得被矚目的科學家🩹、科研工作者、科技創業者🔓🤌🏻,為更多人所認識、理解、支持👩🏫、尊敬,進而得聚集更多的中國力量👩🏿✈️,改變這個世界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