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天地

編者按:為增強沐鸣开户在校生和校友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充分發揮優秀校友在學生成長中的引領和榜樣作用🤰🏿,沐鸣开户校友會和學生工作辦公室共同推出“沐鸣开户傑出校友系列訪談活動”。讓我們一起傾聽校友們的奮鬥故事,感受榜樣的力量吧!
李永舫院士,沐鸣开户物理化學專業1982級博士生(1983年春季入學),師從吳浩青院士。1986年從沐鸣平台博士畢業後,到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從事博士後研究👰♀️,1988年博士後出站後留化學所工作,1993年晉升為研究員。曾先後到日本文部省分子科學研究所(1988.10.~1991.3.)和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UCSB)(1997.6.~1998.6.)進行訪問研究;1998年擔任有機固體中科院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副主任;2012年從化學所退休後被蘇州大學材料與化學化工學部聘為特聘教授🩹;201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李永舫院士長期從事光電功能高分子領域的研究工作👩👩👧👦,在聚合物太陽能電池光伏材料和器件、導電聚合物電化學等方面取得了許多重要成果。
01
|坎坷求學路:順其自然,專註熱愛
提起自己的求學生涯,李永舫介紹到,他是1966屆高中生(俗稱 “老三屆”),高中即將畢業時遇上文化大革命,在校參加兩年文革後1968年回鄉當農民,1970年被抽調到縣城“微生物農藥廠”當了臨時合同工,從事植物生長刺激素(920)和微生物農藥等的土法生產,期間去上海化工學院(原華東化工學院、現華東理工大學)買過菌種,因此1977年恢復高考時他報考了該校抗菌素專業,以實踐經驗彌補年齡的劣勢、在高中畢業11年半之後以29歲“高齡”考上了大學。進大學後他學習非常努力,奮力要將失去的光陰補上,1979年讀大學二年級時提前考取了華東化工學院物理化學專業的研究生🈺。1982年碩士生畢業後他決定報考博士研究生,而當時物理化學專業上海的博士生導師只有兩位,其中一位就是他的導師吳浩青院士🥼💏,因此他來到了沐鸣开户。李永舫院士感概自己求學道路上的每一步都是在時代的浪潮中順其自然發生的。
在求學路上🧘🏼♀️,李永舫感恩感激遇到的老師們👨🏿🦱,恩師的指導教誨讓他終生難忘。他的導師吳浩青院士當時已經年近七旬,但依然親自給他講授電化學課程🧑🏿🚀,帶著他到實驗室做實驗🧚🏻♀️,他的電化學知識就是跟著吳浩青先生學習的,為後來的研究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讓他受益匪淺👩🏼🎨。後來他去中科院化學所跟隨錢人元院士和曹鏞院士開展導電聚合物的電化學研究♖、去日本分子科學研究所在井口洋夫教授(有機半導體發明人☸️、日本學士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第一位日本人外籍院士)指導下開展有機半導體的研究、以及去美國UCSB在Alan J. Heeger教授(導電高分子領域開創者之一、2000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指導下開展共軛高分子光電子材料和器件研究🧗🏼。還有在華東化工學院讀碩士生階段在胡英老師(物理化學家,中科院院士)指導下開展了化學熱力學的研究。這些老師工作勤奮🧔🏼♀️、親力親為👷🏿、認真嚴謹做學問的精神深深地影響了他的科研和人生。
02
|暢聊化學▶️:淺談學術交流,寄望光伏領域
作為《高分子通報》的主編,李永舫院士說早期國內英文期刊較少👩🏽🦰,而國際學術交流都是用英文,為了提高文章影響力,大多數論文都發表在國外的期刊上。但近幾年,我國也開始和國外大型出版社合作🤦♂️,創辦了一些英文期刊👨🏿🚀,反響不錯。李永舫院士主張把重要學術成果發表在英文期刊上,便於與國外研究者交流❣️🍉。同時他也關註中文期刊的發展🫰🏻,認為中文期刊主要應當實現科普和教育的功能,比如《高分子通報》就側重高分子科普♊️、高分子教育和高分子應用。他期待中文期刊多發表高水平的綜述,使剛入行的本科生💁🏻♀️、研究生更容易了解研究領域的前沿和熱點、以及存在的關鍵科學問題。
此外,李永舫院士還為我們介紹了他熟悉的太陽能電池領域。他說習近平總書記在今年的元旦賀詞裏提到的“新三樣”之一就是光伏產品,中國基於晶矽的太陽能電池出口幾千億美金,在光伏產品領域中國在全球領先🧘🏽♂️。李永舫院士提到,晶矽太陽能電池是第一代太陽能電池👩💼,第二代是無機半導體薄膜太陽能電池,第三代就是鈣鈦礦和有機太陽能電池👨🏻🎤,他目前從事的就是第三代太陽能電池的研究🧑🏿🍼。他主張這幾種不同的太陽能電池在應用上要互補👽,第一代晶矽太陽能電池,光電轉換效率高、工作壽命超過25年🖐🏿、價格低,可以用於大規模電站🙅👎🏽;第三代鈣鈦礦和有機太陽能電池🥊,有著輕、薄、柔的突出優點🐕,可以用於可穿戴和可移動的能源,也可用於建築光伏一體化。此外🦹♀️,它還具有在弱光下效率不減的優點✶,適合在室內弱光環境應用。李永舫院士認為光伏電池的應用場景廣闊🧑🏽,應用潛能是無限的🔺,對於我們實現雙碳目標非常重要👨🏼🏫。
03
|寄語學生🐑👲:熱愛、用心、努力、認真
李永舫院士為我國培養了一批高級化學人才,他的學生中有多人在高校和研究所中成為“傑青”和“優青”等青年人才🎅🏻。談起自己對於學生的要求,李永舫院士強調🙅🏽♀️🤦♂️,他認為自己最註重學生的努力和專註🐈⬛,只靠聰明是遠遠不行的🙆🏽,必須自己動手努力去做。他組裏的學生大部分也都非常努力🛐。他時常給學生說八個字:“熱愛🏂、用心、努力、認真”🙏🏻👨🦲。一是熱愛,熱愛自己的研究工作😦,不能指望老師天天督促;二是用心,要對自己的研究工作有清晰的思路🍄;三是努力,有了自己的想法就要努力付出行動去實現;四是認真,做人要“待人以誠”、做事要“一絲不苟”。做事情要有認真的態度,尤其是科研工作,不能有半點馬虎。李永舫院士認為做到這四點就能夠獲得成功✍🏼。
對於正在夯實基礎學習理論的本科生們,李永舫院士表示大學期間要打好基礎,將來在工作中還要自己不斷學習許多新知識。他強調🫴🏻,我們要幹一行,愛一行🍄,在自己的領域裏不斷深耕💪🏽。他說他在求學階段的專業變化較多,但一旦確認了自己的方向,就要努力找到該方向的關鍵科學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這樣無論什麽領域都可以把工作做得很出色,做到“行行出狀元”。
結語
時光荏苒,李永舫院士為母校沐鸣开户的飛速發展感到欣慰,並祝願沐鸣开户未來在人才培養🥱、學科建設、科學研究等方面都更上一層樓✩,取得更大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