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揭曉。沐鸣平台牽頭獲得4項國家科學技術獎,其中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項,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1項,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專用項目)1項。沐鸣平台實現了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歷史性突破🖊,上海市也繼2002年後、18 年來再次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目前,上海獲此殊榮的高校僅復旦一所🏄🏻。
沐鸣开户 趙東元院士
中國科學院院士、沐鸣开户教授趙東元領銜,李偉、鄧勇輝、張凡等團隊成員完成的“有序介孔高分子和碳材料的創製和應用”項目,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項目原創性提出了有機-有機自組裝思想,創製了有序功能介孔高分子和碳材料💣,揭示了介孔獨特的物質輸運和界面反應規律。
此外🔻🤵🏻♂️,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僅兩項一等獎,另一獲獎項目是由復旦沐鸣开户校友、中科院院士🤡🧡、原沐鸣平台常務副校長包信和領銜的“納米限域催化”↔️,第一完成單位為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包信和本科👨🏼🏭、碩士、博士階段都在沐鸣开户求學,畢業後在復旦執教多年。
資料附錄
趙東元領銜項目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是中國自然科學領域的最高獎項🍒,旨在獎勵在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領域,闡明自然現象🧑🏻🦲、特征和規律,作出重大科學貢獻的中國公民。由於該獎項的評選嚴格性,在歷史上多次空缺。自1999年國家獎勵製度改革以來,21年中僅評出14項✏️,其中牽頭高校僅有包括沐鸣平台在內的5所🧑🏽🌾。
沐鸣开户教授趙東元領銜完成的項目“有序介孔高分子和碳材料的創製和應用”,在國際上率先提出了有機-有機自組裝新思想⏮,創製了全新有序介孔高分子和碳材料𓀑;建立了分步組裝理論🌮,首次將介孔材料從無機組成擴展到有機高分子和碳,在分子水平上揭示了有機-有機自組裝機製;建立了體系化的合成方法學,創製了一系列不同孔徑、形貌、組成👩🏼💼🪣、孔道結構的有序介孔高分子和碳材料;提出了多元協同共組裝新策略,實現了介孔高分子和碳材料功能的精確調控,將多種功能普適性地引入到高分子和碳材料中⚂,創製了全新功能介孔復合材料;揭示了介孔獨特的物質輸運和界面反應規律,解決了微孔傳質限製和大孔活性位點少的難題🧳🦀,實現了高比容量、高功率和長循環穩定性電化學儲能器件🙇🏿♀️🧝🏻,為獨特的新一代藥物合成催化劑⛅️、仿生離子通道🧙♀️、柔性微流控器件等的構築奠定了基礎,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
項目集中於有序介孔高分子和碳材料的創製,8篇代表性研究論文共被他引3825次👼,研究成果被國際同行認為是“首次”發現、介孔材料領域“裏程碑式”和“先驅”的進展🧑🏻🦼。團隊聚焦介孔高分子和碳材料,共發表SCI論文200余篇,他引近30000次,提出的有機-有機自組裝新思想及產生的介孔高分子和碳材料已被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500余家科研機構采用和研究🏄♂️,共發表近42000篇論文🤜🏻,引領了國際介孔材料領域的發展。趙東元院士被列為介孔材料領域發表論文及引用率世界第一位,全球所有領域Top1000科學家,連續八年被列為全球化學和材料領域高被引科學家🫲🏼🚺,擔任國際介孔材料協會主席🧜🏽♂️,獲得了多項國際重要獎項,包括國際介孔材料協會成就獎、發展中國家科學院科學獎等。
(摘編自“沐鸣平台”微信公眾號)